2036665055_ea82354e70.jpg

清明掃墓吃潤餅!

 

記得初來屏東時,遇到清明節~婆婆要我們回去吃潤餅,我那時覺得好奇怪,幹嘛特地叫我們回去吃潤餅@@

 

後來才知道,原來在南部一到清明節就要吃潤餅一一"(對於我這個外來人來說,真的是一件奇事啊=□=)

 

昨天結束了早上的活動後,就回高雄去吃潤餅,裡頭包了高麗菜、豆芽、芹菜、豆干、豆腐、香腸、雞捲、黃瓜絲、蛋皮最後還要撒上花生粉,捲起來好大一捲,我是覺得挺鮮的,因為一年就吃這麼一次。

 

昨天我在包的時候,包的霧煞煞,雖然有包過了,但這一年一次,可能還不太熟練吧@@。

 

但我還是很好奇,為什麼一到清明就要吃潤餅

我還特地查了一下,這下子我明白了~哈哈^^

春捲也稱「潤餅。 唐朝即有立春日吃春餅的習俗,杜甫詩句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 《四時寶鏡》也提到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」。 春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 另外,據說太平天國時,捻匪作亂,蔓延到閩南泉、漳一帶, 由於當時兵荒馬亂,沒有時間準備祭品,於是有人想出辦法, 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之中,以此祭墓。因而春捲也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

   因為清明節又是寒食節,當日不動煙火,只吃涼的食品,所以吃潤餅.而寒食節的由來,有這樣一個傳說:春秋戰國時代,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 齊繼位,就設計謀害太子申生自殺.申生弟弟重耳流亡出走,只有少數幾個人一直追隨著他.其中一人叫介子推.有一次,重耳餓暈了過去,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給 重耳吃.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,就是晉文公.晉文公執政後,對功臣大加封賞,唯獨忘了介子推.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,晉文公憶起舊事,馬上差 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封官,可是介子推不肯來.晉文公親自去請,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(山西介休縣東南).有人說不如放火燒山,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.不 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,不見介子推出來.上山一看,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.為了紀念介子推,晉文公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,曉諭 全國,每年這天禁忌煙火,只吃寒食。

  潤餅以極薄的麵餅為皮,餡料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,如豆芽菜、韭黃、芹菜、芫荽、荀絲、紅蘿蔔等,再加上豆干、肉絲、魷魚、蛋皮等,一律細切成絲,灑上花生粉、糖粉、海苔酥,捲成筒狀即可食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ulip S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